查看原文
其他

目前,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有三个方面

宋圭武 理论周刊
2024-09-16

点击“理论周刊”关注我们

由于经济学研究既涉及实证问题,也涉及规范问题,许多命题或主张囿于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分析工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既是研究问题的前提之一,也是研究问题的目的之一。“帕累托最优”标准应是一个无意义陈述。科斯定理需要考虑公平前提,其表述需要进一步完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关于柠檬市场或旧货市场会萎缩的推理分析是不严密的,其结论也是与现实不相符的。市场更具短期特征,而不是长期特征。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的每一次重新配置都应尽可能确保最弱势群体利益不受损这个底线。坚持底线标准的好处是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容易取得社会认同、能够有效推进社会公平和效率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不仅要考虑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也要考虑提高非劳动资源要素的生产效率,尤其对于劳动要素相对丰裕的人口密集型国家而言,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基于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来确定政府行为的边界。共同富裕是一个社会大问题,政府需要高度关注。从学科建设的视角看,需要树立大学科观,匡正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不合理假设或自主命题。

目前,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长期均衡分析,没有充分体现战略思维意识;二是缺乏全局均衡分析,多注重单方面发展;三是缺乏现实性,理论多停留在黑板演绎层面。经济学研究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更好地同现实对接?笔者认为,经济学研究需要建立大经济学范畴。

第一,要树立大均衡观。所谓大均衡,是指整体持久均衡。反映在时间维度上,就是经济增长必须是可持续的,不是短期的,必须要体现更持久的发展。反映在空间维度上,就是经济增长要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等综合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均衡。

第二,要树立大动力观。经济增长的大动力是经济活动三重动力的耦合。经济增长的表层动力是要素动力,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动力取决于要素富裕程度,越是要素富裕,要素动力越强。经济增长的中层动力是制度,这里的制度,是各种制度的总和,包括各种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制度动力取决于制度所体现的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的程度,公平与效率越是有效结合,制度动力越充足。经济增长的深层动力是文化,核心是人文精神。由于人文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所以,人文精神动力更具持久性特征。好的人文精神应富含敬畏、理性、诚信等意识。整体来看,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三重动力的耦合推动,需要从要素、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挖掘动力,形成合力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要树立大数据观。大数据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作者维克尔认为,众多学科在大数据时代都会有重大变化或本质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不仅是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学方面,由于数据的收集成本大大降低,各种算法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都将更为深化,经济理论研究与经济实践联系将更为紧密,政府的政策制定也将更为科学精准。

第四,要树立大财富观。经济学分析不仅要考虑物质财富收益,也要考虑精神财富收益。同时,在物质财富收益方面,还要考虑生态财富收益或自然财富收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现在的物质财富,更是未来生产财富的物质基础。

第五,要树立大学科观。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应建立在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历史学、心理学、数学应成为大经济学的三大基础学科。历史是最宏观的经济学,心理学是最微观的经济学,数学为资源配置提供最优的分析工具及严密的逻辑思维。

【作者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

理论周刊(ID:lilunzhouka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欣欣子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理论周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理论阅读微分享之旅。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推荐阅读 -


1、理论荐读|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人民为中心

2、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优势

3、中国大幅度社会流动的潜力真的消耗殆尽了吗?

4、杨胜群谈如何编好“党书”

5、王利明:对公序良俗还应当有更为明确的价值指引

6、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难题如何破解?

- 理论1点点 热门视频推荐 -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理论周刊视频号,欢迎关注~

投稿邮箱:llzk123@126.com


推荐给大家,请戳在看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理论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